五倍子
【藥材名稱】五倍子【拼音名稱】Wu Bei Zi
【別名】鹽膚木、五倍子樹、五倍柴、山梧桐、木五倍子、烏桃葉、烏鹽泡、烏煙桃、烏酸桃、紅葉桃、鹽樹根、土椿樹、酸醬頭、紅鹽果、倍子柴、角倍、膚楊樹、鹽膚子、鹽酸白。
【科屬】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
【產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而以四川為主。
【性味】【性味、歸經】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
【功效】斂肺降火、止咳止汗,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中成藥】共有 82 種中成藥使用五倍子: 復方五倍子水楊酸搽劑 慶余辟瘟丹 京萬紅 小兒健脾貼膏 珍元清咽散 日舒安濕巾 日舒安洗液 七味解毒活血膏 冰礬清毒生肌散 暖胃舒樂片等。
【應用】
1、咳嗽,咯血。本品酸澀收斂,性寒清降,入于肺經,既能斂肺止咳,又能清肺降火,適用于久咳及肺熱咳嗽。因本品又能止血,故尤宜用于咳嗽咯血者。治肺虛久咳,常與五味子、罌粟殼等藥同用;治肺熱痰嗽,可與瓜簍、黃芩、貝母等藥同用。治熱灼肺絡咳嗽咯血,常與藕節、白及等藥同用。
2、自汗,盜汗。本品功能斂肺止汗。治自汗、盜汗,可單用研末,與蕎面等分作餅,煨熟食之;或研末水調敷肚臍處。
3、久瀉,久痢。本品酸澀入大腸,有澀腸止瀉之功。用治久瀉久痢,可與訶子、五味子同用,以增強澀腸之功。
4、遺精,滑精。本品入腎,又能澀精止遺。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者。常與龍骨、茯苓等同用,如玉鎖丹(《和劑局方》)。
5、崩漏,便血痔血。本品有收斂止血作用。治崩漏,可單用,或與棕櫚炭、血余炭等同用;治便血、痔血,可與槐花、地榆等同用,或煎湯熏洗患處。
6、濕瘡,腫毒。本品外用能收濕斂瘡,且有解毒消腫之功。治濕瘡流水、潰瘍不斂、瘡癤腫毒、肛脫不收、子宮下垂等,可單味或配合枯礬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
【配伍效用】
1、五倍子配伍茯苓、龍骨:五倍子固精止遺;茯苓寧心安神,健脾利濕;龍骨澀精止遺、鎮心安神。三者伍用,有澀精止遺、安神定志之功效,用于治療虛勞、遺精滑瀉、心神不安諸癥。
2、五倍子配伍牡蠣、五味子:五倍子收斂止汗;牡蠣收斂潛陽;五味子生津斂汗。三者伍用,有收斂止汗、潛陽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盜汗、多汗、陽氣浮越者。3、五倍子配伍五味子:五倍子斂肺降火、斂汗止汗、固精澀腸;五味子斂肺益腎、斂汗止汗、生津止渴。二藥伍用,共奏斂肺止咳、止瀉固脫之功效,用于治療肺腎兩虛之久咳、氣喘、自汗、盜汗;脾腎兩虛之久瀉久痢;腎虛不攝之遺精滑泄、帶下、崩漏等癥。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1.5g。外用適量。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事項】濕熱瀉痢者忌用。外感風寒或肺有實熱之咳嗽及積滯未清之瀉痢忌服。
【鑒別用藥】
五倍子與五味子,二藥味酸收斂,均具有斂肺止咳、斂汗止汗、澀精止遺、澀腸止瀉的作用。均可用于肺虛久咳、自汗盜汗、遺精滑精、久瀉不止等病證。然五倍子于斂肺之中又有清肺降火及收斂止血作用,故又可用于肺熱痰嗽及咳嗽咯血者;而五味子則又能滋腎,多用于肺腎二虛之虛喘及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等。
【采收加工】
五倍子的采收時間在夏末秋初,以五倍子已長成而里面的蚜蟲尚未穿過癭壁時為最佳。此時的五倍子形似飽滿的橄欖,外表呈棕色或黃色,帶有少量灰白色的絲狀毛茸,皮壁厚約1cm,內藏有翅或有翅芽的灰色蚜蟲。采下的鮮倍要及時用沸水浸燙。在火大、水多、水沸騰時投倍和快速浸燙,待五倍子表面由黃褐色轉為灰色時,立即撈出曬干或微火烘干。成品含水量不超過14%,倍殼質硬聲脆,手壓能破成碎片,即可出售。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五倍子含五倍子鞣質,即五倍子鞣酸達50%~78%,另含沒食子酸、樹脂、蠟質、淀粉、脂肪等。
2、藥理作用:
(1)收斂作用: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質的作用,皮膚潰瘍面、黏膜與其接觸后,組織蛋白質即被凝固,形成一層保護膜,起收斂作用,同時小血管也被壓迫收縮,血液凝結而呈止血作用。腺細胞的蛋白質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使黏膜干燥,神經末梢蛋白質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現象。五倍子中所含鞣酸對正常小腸運動無甚影響,但由于其收斂作用而減輕腸道炎癥,故可制止腹瀉。
(2)抗菌作用:體外試驗表明:五倍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菌和殺菌作用。經用乙醚提出其鞣酸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抑菌作用。但五倍子心部的煎劑無抗菌作用。
(3)其他作用:五倍子煎劑對接種于雞胚的流感甲型PR8株病毒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的鞣酸有關。體外殺精試驗表明:10%五倍子甘油溶液(1:1)有殺精子作用。鞣酸可與若干金屬、生物堿或甙類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可用作解毒劑。
3、毒副作用:豚鼠口服煎劑20g/kg,未見異常,皮下注射后,局部發生腐爛、壞死,并表現不安、行動遲鈍、萎靡、食欲差、呼吸急促,24小時后死亡。小鼠腹腔注射100%五倍子煎劑0.25ml,均于12小時內死亡,減少為1/10量時則未見異常。五倍子含有鞣酸,其有干擾食物吸收之作用(沉淀蛋白質),但在小腸之堿性環境中,蛋白質可重新被釋出,因此食物和飲料中含少量鞣酸是無害的,但大量時如過度飲茶,可延緩食物之吸收。更大量甚至可引起刺激、腐蝕,特別在空腹時可導致疼痛、嘔吐、下瀉或便秘。一般情況下,停藥后上述癥狀可自行消失,若癥狀嚴重者可給予對癥處理。
【臨床應用】
1、治療白喉:五倍子10份,冰片3份,研細,噴咽部,每日3~4次,用于白喉急性期有效。〔《赤腳醫生雜志》1977;(1):27〕
2、治療肺結核盜汗:五倍子5份,辰砂1份,研細水調糊狀,睡前敷臍,次晨揭去,連用2夜,治療盜汗18例,藥后汗止。〔《中醫雜志》1965;(4):7〕
3、治療腫瘤病盜汗:五倍子2~3g,研末敷臍中,外貼傷濕止痛膏固定,24小時換藥1次,連用2次,治療腫瘤盜汗596人次,無效19人次,有效率為96.81%。〔《遼寧中醫雜志》1988;(4):33〕
4、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a.五倍子16g,水煎后過濾,濃縮后加甘油3ml,在內窺鏡直視下,將塑管通過活檢鉗孔插入消化道內,對準出血灶噴灑2ml,治療92例,1次止血成功率為100%。〔《福建中醫藥》1988;19(3):33〕
b.五倍子30g,訶子10g,明礬10g,甘油6ml,制成復方五倍子液(制法:五倍子、訶子,加水200ml煎取100ml,傾出藥液,再加水160ml煎煮,過濾后將2次藥液混合,再煎至60ml,復加明礬10g,加熱溶解后再加入甘油6ml,過濾取上清液備用),在內鏡觀察下噴灑病灶緊急止血74例,其中胃腸黏膜組織活檢止血32例,食管曲張靜脈內注射硬化劑后出血18例,胃腸道息肉電切后出血11例,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6例,上消化道炎性出血5例,支氣管炎擴張出血及支氣管癌出血各1例。結果1次噴灑立即完全止血者68例,其余6例,未立即完全止血,經第二、第三次噴灑全部達到止血目的,成功率100%。〔《河南中醫》1987;(4):27〕
c.五倍子6g,水煎成100ml,為1日量,分3次服完,治療33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6.97%。〔《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7;11(6):2〕
5、治療糖尿病:五倍子500g,龍骨62g,茯苓124g,研細,水或蜜丸。每次3~6g,日服3次,治療期為3個月。治療31例,有效率為87%。〔《新醫學》1979;(2):63〕
6、治療早泄:五倍子煎湯熏蒸浸泡陰莖龜頭,每晚1次,15~20天為1療程,治療5例,單用本方而愈者2例,另外伴有陽痿、遺精的3例配合辨證內服中藥而愈。〔《江西中醫藥》1982;(1):53〕
7、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五倍子放入砂鍋內炒黃,冷卻研末,睡前用米醋調成糊狀,敷于患處,次晨洗去,7次為1療程,治療23例,無效3例。〔《四川中醫》1989;(3):25〕
8、治療灼傷:五倍子9g,生爐甘石9g,蜂蜜18~24g,制成膏劑,外涂局部,1~2天換藥1次,治療氫氟酸灼傷6例,硫酸灼傷12例,鹽酸灼傷3例,敵敵畏灼傷4例,氟硅酸鈉灼傷2例,雙手Ⅱ度電燒傷2例,油燙傷1例,效果良好。〔《新醫藥學雜志》1974;(7):37〕
9、治療凍瘡:五倍子9g,荊芥15g,煎汁洗浸患部,用于凍瘡未破者,效果滿意。〔《赤腳醫生雜志》1974;(1):39〕
10、治療外傷:五倍子500g(用量視敷藥范圍大小而定),放鐵鍋內炒至深黃色,再研成極細末,放入有蓋的藥罐內,加適量的醋和蜜(各等量),調成糊狀備用。敷時面積要大于傷痛面積,敷藥厚度要均勻,不必用紗布包扎,一般5天左右換藥1次。治療外傷620例,其中單用五倍子膏外敷1~2次治愈者357例,敷藥2~3次治愈者198例,敷藥4~5次治愈者65例。〔《新醫藥學雜志》1974;(7):39〕
11、治療化膿性疾病:五倍子250g,研末,另外取蜂蜜250g,文火煎,將五倍子末倒入蜂蜜中,攪勻,以不焦糊為度,取出晾干,研面。用時加適量米醋調成膏,涂敷患處,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治療化膿性疾病有效。〔《遼寧中醫雜志》1980;(4):32〕
12、治療帶狀皰疹:
a.五倍子、生黃柏、伸筋草、生半夏、面粉各等份,食醋調成糊,敷于患處,外貼白麻紙,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治療22例,全部治愈。〔《陜西中醫》1981;(1):21〕
b.雄黃64g,五倍子70g,枯礬50g,共研粉末,加香油適量調勻外涂,治療23例,全部治愈。〔《廣西中醫藥》1984;7(1):22〕
13、治療傳染性軟疣:五倍子5份,烏梅、枯礬、大黃各1份,雄黃2份,研細末,用適量醋調成軟膏敷患處,治療93例,全部治愈。治愈時間平均為7.5天。〔《廣西中醫藥》1988;11(6):21〕
14、治療脂溢性皮炎:五倍子、杏仁等份,白酒浸3天,外涂,每日3~5次。治療4例,痊愈3例,復發1例。〔《浙江中醫雜志》1980;(4):188〕
15、治療膿皰瘡:細辛100g,五倍子200g,冰片2.5g,前二藥共研細末加入后者研勻備用。先用苦參熬汁洗凈患處,將藥末敷滿瘡面即可,每日換藥1次,治療膿皰瘡效果良好。〔《吉林中醫藥》1984;(4):26〕
16、治療皮膚潰瘍:先用生理鹽水洗凈潰瘍面,外圍皮膚以1‰新潔爾滅溶液消毒,再將蜈蚣、五倍子各等份研極細末制成的散劑撒在潰瘍上。治療15例,痊愈14例,無效1例。〔《河北中醫》1985;(3):40〕
17、治療腳癬:
a.五倍子15g,枯礬10g,冰片9g,碾成粉劑,加香油調成糊劑。用時將瘡面用溫開水和無菌鹽水清洗干凈,外涂藥糊,消毒紗布包扎,2~3天換藥1次。治療腳癬153例,其中脫屑型44例,治愈42例,好轉2例;水皰型53例,治愈52例,好轉1例;糜爛型56例,治愈55例,好轉1例。〔《陜西中醫》1989;10(10):464〕
b.炒五倍子、黃丹各等份,研細外敷,治療腳癬50余例,一般在2~3天內治愈。〔《新中醫》1977;(3):49〕
c.五倍子、枯礬等份,研細,于睡前洗腳后撒患處,隔日1次,治療8例,用藥4次而愈。〔《中級醫刊》1966;(7):464〕
18、治療痔瘡:
a.五倍子500g,揀凈搗碎,浸泡于1000ml52.5%的乙醇中,密封存放1~2個月,過濾后煮沸消毒備用。局麻下注入適量于痔核內,使之成紫褐色為度。治療80例(其中內痔5例,環痔3例,混合痔72例),10~20天治愈者21例,21~30天治愈者54例,30天以上治愈率為100%。〔《湖北中醫雜志》1984;(2):25〕
b.五倍子、樸硝、荊芥、防風、明礬、烏梅、穿心蓮各30g,加水1200ml,煎至600ml備用。取200ml于盆內,加熱水800ml,熏蒸患部,待水溫合適后坐浴片刻,3次/日。治療痔瘡200例,痊愈164例,好轉36例。其中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的痊愈率均在90%以上,混合痔56例,痊愈8例,好轉48例。〔《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5;(1):33〕
c.當歸100g,防風50g,五倍子30g。加水煎煮,過濾備用。熱熏片刻后坐浴,日1劑,日熏浴3~4次。治療內痔嵌頓性水腫63例,效果良好。〔《中國肛腸病雜志》1986;(3):41〕
19、治療宮頸糜爛:
a.五倍子洗凈曬干磨成粉狀,與枯礬粉、甘油按1:1:2的比例混合,制成軟膏,滅菌消毒后備用。常規沖洗陰道后,拭凈宮頸分泌物,按照糜爛面將軟膏捏成相應的大小,敷于糜爛面,用帶線之陰道塞子填塞,12~24小時后拉出塞子,1周后復查。治療31例,痊愈11例,好轉17例,有效率為90.32%。〔《新醫藥通訊》1972;(3):39〕
b.五倍子8g,黃柏8g,炒蒲黃3g,正冰片1.5g,共研細末,制成黃倍散,先用1%綿茵陳煎劑沖洗陰道并拭干,將藥末噴灑于宮頸口糜爛處,如果陰道較松者,再放入塞子,保留24小時,隔日沖洗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期間暫停性生活。治療宮頸糜爛57例,痊愈41例,顯效14例,進步2例。〔《新中醫》1973;(2):51〕
c.五倍子、重樓洗凈曬干,碾成細末,與甘油按1:1:2的比例調成軟膏,消毒備用。潔凈宮頸及陰道分泌物,根據糜爛面大小將軟膏適量敷于單層紗布上,制成陰道塞子,放置于糜爛面24小時取出,3天復診后再重新放置。經期及經前禁用,上藥期間禁房事。共治療31例,平均每人治療2次。一個月后復查26例,其中痊愈18例,好轉7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6.2%。﹝《中草藥通訊》1975,6(6):36﹞
20、治療小兒鞘膜積液:五倍子、枯礬各10g,每日1劑,加水300ml,水煎30分鐘,待溫度適宜時把睪丸浸入藥液內20~30分鐘,每日2~3次,治療50例,痊愈46例,好轉2例,無效2例。〔《中醫雜志》1981;22(10):34〕
21、治療小兒夜啼:朱砂0.5g,五倍子1.5g,研末捏成餅,敷于臍中,外敷紗布,膠布固定,每晚更換1次,治療12例,一般3~6次癥狀消失。〔《四川中醫》1984;(6):50〕
22、治療小兒膿耳:五倍子、枯礬等份,加冰片制成倍枯散。先用3%雙氧水清洗耳道,用消毒棉簽拭凈耳內分泌物,取倍枯散適量吹入耳中,治療49例,其中48例均于3天內痊愈。〔《陜西中醫》1988;9(3):124〕
23、治療口瘡:
a.五倍子3份、枯礬2份、白糖2g,研細,用1.5~3g香油調敷患處,每日2~3次。治療1210例,痊愈980例,好轉212例,無效18例。〔《赤腳醫生雜志》1976;(1):45〕
b.五倍子、青黛各等份,共研細末,加入少量冰片,混合,取藥粉撒于潰瘍面上,每日4~8次,治療312例,療效顯著。〔《陜西中醫》1985;9:419〕
c.五倍子9g,川連3g,共研細面,過200目篩。取適量藥末置杯中,清水過藥面,并加白酒1~2滴,然后將藥杯置鍋內隔水燉10~15分鐘即成。用時將消毒棉簽蘸藥水涂擦50余例,均獲良效。〔《廣西中醫藥》1982;(6):6〕
d.五倍子15g,青黛、月石各10g,冰片、枯礬各2.5g,珍珠粉1.5g。各藥研末,混勻備用。直接吹撒口腔患處。〔《河南中醫》1985;(2):21〕
五倍子圖片
五倍子
五倍子
五倍子原植物
五倍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