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黃
【藥材名稱】熟地黃【拼音名稱】Shu Di Huang
【別名】熟地、伏地。
【科屬】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炮制加工品。
【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河南溫縣、博愛、孟縣等地產量大,質量佳。
【性味】【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補血養陰,填精益髓。
【中成藥】共有 820 種中成藥使用熟地黃: 龜齡集 壯骨藥酒 寄生追風液 參茸阿膠 復方阿膠漿 更年安 生發丸 追風壯骨膏 添精補腎膏 加味八珍益母膏等。
【應用】
1、血虛諸證。本品甘溫質潤,補陰益精以生血,為養血補虛之要藥。常與當歸、白芍、川芎同用,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湯(《和劑局方》);若心血虛心悸怔忡,可與遠志、酸棗仁等安神藥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虛血寒、少腹冷痛者,可與阿膠、艾葉等補血止血、溫經散寒藥同用,如膠艾湯(《金匱要略》)。
2、肝腎陰虛諸證。本品質潤入腎,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為補腎陰之要藥。古人謂之“大補五臟真陰”,“大補真水”。常與山藥、山茱萸等同用,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等,可補肝腎,益精髓,如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亦可與知母、黃柏、龜甲等同用治療陰虛骨蒸潮熱,如大補陰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烏須發,常與何首烏、牛膝、菟絲子等配伍,治精血虧虛須發早白,如七寶美髯丹(《醫方集解》);本品補精益髓、強筋壯骨,也可配龜甲、鎖陽、狗脊等,治療肝腎不足,五遲五軟,如虎潛丸(《醫方集解》)。
此外,熟地黃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虛出血證。
【配伍效用】
1、熟地配伍龜板:熟地滋陰養血;龜板滋陰潛陽。二者合用,可增強其育陰潛陽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陽亢之頭暈、耳鳴、少寐、健忘、潮熱盜汗等癥。
2、熟地配伍何首烏:熟地養血滋陰;何首烏補益精血、烏須發。二者伍用,有益精血、烏須發之作用,用于治療精血不足之須發早白等癥。
3、熟地配伍麻黃:熟地甘溫,滋補肝腎、養血生津;麻黃辛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二藥合用,熟地得麻黃,則補而不膩,有益腎平喘之功;麻黃得熟地,則散而不傷人體正氣,有宣肺平喘之效。共奏宣肺益腎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療肺腎兩虛之久喘不愈;夙喘驟發以及婦女經期哮喘。
4、熟地配伍山藥:熟地滋陰補腎益精;山藥補脾益腎固精。二者合用,有補腎固精止遺之功效,用于治療腎虛遺精、遺尿、消渴等癥。
5、熟地配伍山茱萸:熟地滋補肝腎、養血益精;山茱萸溫補肝腎、澀精。二者合用,有滋補肝腎、養血固精之功效,用于治療肝腎不足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無力、陽痿、遺精等癥。
6、熟地配伍知母、黃柏:熟地滋陰益腎;知母養陰潤燥瀉相火;黃柏鹽炒入腎,瀉相火退虛熱以存陰。三藥合用,有滋腎陰、瀉相火之功效,用于治療腎陰不足、相火妄動之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舌紅少苔等癥。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鑒別用藥】
地黃始見于《神農本草經》,現臨床使用有鮮、生、熟三種。均有養陰生津之功,而治陰虛津虧諸證。鮮地黃甘苦大寒,滋陰之力雖弱,但長于清熱涼血,瀉火除煩,多用于血熱邪盛,陰虛津虧證;生(干)地黃甘寒質潤涼血之力稍遜但長于養心腎之陰,故血熱陰傷及陰虛發熱者宜之;熟地黃性味甘溫,入肝腎而功專養血滋陰,填精益髓,凡真陰不足,精髓虧虛者,皆可用之。
【注意事項】本品性質粘膩,較生地黃更甚,有礙消化,凡氣滯痰多、脘腹脹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與陳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膩礙胃。
【炮制工藝】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復蒸曬,至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切片用,或炒炭用。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梓醇、地黃素、甘露醇、維生素A類物質、糖類及氨基酸等。
2、藥理作用:地黃能對抗連續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漿皮質酮濃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腎上腺皮質萎縮。地黃煎劑灌胃能顯著降低大白鼠腎上腺維生素C的含量。可見地黃具有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抑制作用,并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六味地黃湯對大鼠實驗性腎性高血壓有明顯的降血壓、改善腎功能、降低病死亡率的作用。六味地黃湯明顯對抗N-亞硝基氨酸乙脂誘發小鼠前胃鱗狀上皮細胞癌的作用。
【臨床應用】
1、治療退行性脊椎炎:熟地15kg,肉蓯蓉、鹿銜草、骨碎補、淫羊藿、雞血藤各10kg,萊菔子5kg,煎制成流浸膏11kg,加蜜1.5kg,制成丸劑,每丸2.5g,每次2丸,日服2~3次,1個月為1療程。治療1000例,顯效808例,好轉141例,無效51例。〔《遼寧中醫雜志》1982;(3):40〕
2、治療坐骨神經痛熟地20g,木瓜、鹿角膠各12g(烊化),干姜炭、肉桂、白芥子、生甘草各6g,麻黃9g,川牛膝、留行子、威靈仙各10g。水煎服,日1劑,隨證加減。治療28例,痊愈17例,好轉10例,無效1例。〔《湖南中醫雜志》1991;7(3):41〕
3、治療汗癥生熟地、當歸、黃芩、黃柏各12g,黃芪12~24g,黃連3~6g。日1劑。氣血甚虛者加甘草,重用黃芪;氣陰虛者加麥冬、西洋參;汗多加煅龍牡、五味子。治療50例,治愈43例,顯效5例,有效2例。〔《湖北中醫雜志》1991;13(6):22〕
4、治療老年便秘熟地、當歸、威靈仙、白術、首烏各30g,升麻10g。水煎服,日1劑。治療24例,治愈18例,顯效6例。〔《內蒙古中醫藥》1991;(3):15〕
5、治療陽痿熟地30g,山萸肉、炒白術12g,遠志、巴戟天、杜仲各3g,肉桂、茯神各6g,人參(另燉兌服)、枸杞各9g,蛇床子、肉蓯蓉各15g,黃芪10g,大胞(胎盤)粉、仙靈脾各20g(吞服)。病程日久(陽痿達3年以上)酌加鹿茸粉1.5g(分沖)或鹿角膠10g(烊化沖服),10天為1療程。休息1周,繼服第2療程。治療80例,治愈76例,好轉3例,無效1例。〔《山西中醫》1990;6(3):16〕
6、治療死精過多癥熟地黃30g,仙靈脾、黃芪各15g,菟絲子、當歸各12g,桃仁9g,紅花、川芎各6g。腎虛甚者加制首烏、鎖陽;氣虛甚者加黨參、淮山藥;淤血癥候甚者加三棱、莪術。每日1劑,煎藥2~3次,30天為1療程。治療182例,用藥1~3療程后,治愈67例,顯效57例,有效36例,無效22例。〔《上海中醫藥雜志》1990;(5):28〕
7、治療精子密度過高不育癥熟地、淮山藥、茯苓各15g,棗皮、丹皮、澤瀉各10g。隨證加減。治療12例,生育7人,好轉5人。治療時間最長74天,最短28天。〔《遼寧中醫雜志》1991;18(2):22〕
8、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癥豬膚200g,蜂蜜、米粉(炒香)各120g,生地、熟地各50g。將豬膚洗凈去肥,置瓦罐內,再入生地、熟地,加水1000ml,文火煎汁呈稠狀,去渣取汁150ml,入米粉(炒香)100g,復置于文火煎沸為度,兌入蜂蜜120g,攪拌成糊狀,冷卻后分4次服(1日量)。臨證加味:癢甚者加天麻10g;煩躁者加知母10g。均另煎取汁兌服。治療76例,均愈。〔《湖南中醫雜志》1991;7(3):45〕
9、治療斑禿:
a.熟地、菟絲子各60g,當歸、川芎、杭芍各30g,木瓜、天麻、羌活各24g,共研細末,加蜜586g為丸,每服10g,每日2次。外加洗藥,治療斑禿,療效較好。〔《中醫雜志》1963;(7):14〕
b.生地、熟地、白芍、五味子、丹參各60g,何首烏90g,羌活、木瓜各30g。上藥共研細末過篩,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服1丸,日服2次。治療7例,皆愈。多于服藥后2周始生新發。〔《新醫藥學雜志》1978﹔(3):43〕
【茶療食譜】
1、地膏
[材料]熟地黃500克,干地黃500克,蜂蜜1000克。
[做法]將熟地黃、干地黃洗凈,切碎,一并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浸漬12小時。分別加水煎煮3次,第1次3小時,第2、3次各2小時,分次濾取藥液,合并濾液,用文火煎熬至膏狀。再加入蜂蜜調勻,用文火濃縮成膏。
[功效]養血生津。
2、熟地補血湯
[材料]熟地黃15克,當歸12克,白芍藥10克,雞血藤15克。
[做法]將以上四味補藥洗凈,加入清水,浸漬2小時,煎煮40分鐘,取汁溫服。藥渣再加清水,煎煮30分鐘,取汁再服。
[養生提示]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功用補益精血,滋養肝腎。適用于血虛心悸、頭暈、目眩、閉經、面色無華等。
3、熟地酒
[材料]熟地黃60克,枸杞子3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熟地黃、枸杞子洗凈,干燥,切碎,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置于瓷壇內,加入白酒,密封壇口。每日振搖1次,7天后改為每周1次。浸泡20天后飲用。服完后,藥渣可再加白酒500克,浸泡15天后飲用。每次15毫升,1日2次。
[功效]功用補血養陰,滋腎益精。
[用途]適用于精血不足、健忘、脫發、不孕、腰膝酸軟等。
4、熟地黃牛脊骨湯
[材料]牛骨500克、熟地黃40克、鹽3克
[做法]將牛脊骨洗凈,斬成塊備用;熟地黃洗凈備用;將砂鍋里加適量清水,放入牛脊骨塊、熟地煮至牛脊骨發白,加食鹽適量調味。
[養生提示]本品具有補血、滋陰、筋骨之功效,適用于盆血病患者食用.
5、熟地當歸羊肉湯
[材料]瘦羊肉700克,熟地黃30克,當歸15克,黃芪30克,干棗10克,姜10克,白砂糖3克,鹽2克,雞精2克,味精1克
[做法]將洗凈的羊肉切成小塊,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血沫。再放入盛有適量清水的鍋內,放入生姜、熟地黃、當歸、黃芪,用文火煲三個小時左右。放入大棗,加入糖、鹽、雞精、味精,攪拌均勻,再用文火煮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養生提示]這道藥膳是通過補血達到補陰的目的。應該說是在春季進補的一道非常不錯的藥膳,能夠補腎,能夠助陽氣生發。
6、熟地當歸粥
[材料]熟地黃30克,當歸20克,粳米40克
[做法]用熟地黃30克,當歸20克,粳米40克,加陳皮末少許煮粥。
[用法]每日服2次,中午、晚上各1次。
熟地黃圖片
熟地黃牛脊骨湯
熟地當歸羊肉湯
熟地黃
熟地黃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