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子
【藥材名稱】南瓜子【拼音名稱】Nan Gua Zi
【別名】北瓜子、窩瓜子。
【科屬】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種子。
【產地】主產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甘,平。歸胃、大腸經。
【功效】殺蟲。
【應用】
絳蟲病。本品甘平,殺蟲而不傷正氣,用治絳蟲病,可單用新鮮南瓜子30~60g,研爛,加水、冰糖或蜂蜜調勻,空腹頓服(《中藥的藥理與應用》);亦可與檳榔同用,則療效更佳,先用本品研粉,冷開水調服60~120g,兩小時后服檳榔60~120g的水煎劑,再過半小時,服玄明粉15g,促使瀉下,以利蟲體排出。
此外,南瓜子亦可用治血吸蟲病,但須較大劑量(120g~200g),長期服用。
【配伍效用】南瓜子配伍檳榔南瓜子主殺絳蟲;檳榔殺絳蟲且行氣導滯。二者相須為用,其殺絳蟲之功效更強,并能促使蟲體排出,用于治療絳蟲病。
【用法用量】研粉,60~120g。冷開水調服。
【采收加工】夏、秋果實成熟時采收,取子,曬干。研粉生用,以新鮮者良。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南瓜子氨酸、脂肪油、蛋白質、及維生素A、B1、B2、C,亦含胡蘿卜素。脂肪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亞麻仁油酸、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
2、藥理作用:
(1)驅蟲作用:南瓜子乙醇提取物有驅蟲作用。南瓜子濃縮制劑100~300mg/kg給貓一次灌胃,對絳蟲、弓蛔蟲等均有明顯的驅蟲作用。40%的南瓜子粉煮液和30%南瓜子提取液在體外對牛肉絳蟲或豬肉絳蟲的中段及后段均有麻醉作用,使之變薄變寬,節片中部凹陷,而對頭及未成熟節片則無此作用。體外實驗證明:1:500溶液使犬絳蟲明顯興奮,甚至攣縮,并與氫溴酸檳榔堿有協同作用。
(2)抗日本血吸蟲的作用:南瓜子有遏制日本血吸蟲在動物體內向肝臟移行的作用。在小白鼠感染血吸蟲尾蚴的同時,給服南瓜子共28天,有預防作用;但對成蟲無殺滅作用。小鼠實驗證明:口服南瓜子能抑制和殺滅體內日本血吸蟲幼蟲,對雌蟲作用更強;但對血吸蟲成蟲無殺滅作用,只在服藥第一周后(每天3g),開始發生形態上的退行性變化。南瓜子漿粉與生南瓜子仁同樣有抑制和殺滅血吸蟲幼蟲的作用。有報告指出,防治血吸蟲的有效成分為一種水溶性物質,即南瓜子氨酸。南瓜子對幼蟲的抑制作用主要在性發育期前;在宿主肝內能殺滅部分幼蟲,表現為炎性反應及蟲體的退行性變化。南瓜子氨酸不能殺滅成蟲,但能使蟲體萎縮,生殖器官退化,和子宮內蟲卵減少。
(3)其他作用:以大量南瓜子氨酸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可使動物興奮狂躁,而兔和貓則可能表現安靜;但能使兔血壓升高和呼吸加快;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
3、毒副作用:小鼠以南瓜子濃縮制劑2~10g/kg灌胃,并無毒性,但口服4g,對肝、肺、腎可產生暫時性病理損害,使肝內糖原和脂肪增加。南瓜子氨酸使肝細胞呈輕度萎縮,肝內有少量脂肪浸潤,停藥后則迅速恢復正常。感染血吸蟲的兔喂服南瓜子后,血清轉氨酶和膽堿酯酶等有所變化,但3周后解剖兔肝病變極輕,體內蟲數未減。臨床應用南瓜子治療血吸蟲病時,服藥初期可有腹瀉、惡心、食欲減退等反應,均較輕微,不久即消失。浸膏反應較粉劑為輕。而晚期病人服藥后少數病例可見黃疸指數上升,甚至誘發肝昏迷。因此對晚期血吸蟲病患者應慎重使用。
【臨床應用】
1、治療血吸蟲病:南瓜子去油粉劑,每日用量分別為:成人服240~300g;10歲以下兒童減半;10~16歲服160~200g。或用南瓜子水浸膏(每毫升相當于生藥4g),急性病例每日用180ml,慢性病例每日用60ml。兒童劑量按去油粉劑推算。均以30天為1療程。治療73例,對急性病例具有良好的退熱作用,服藥1~5天體溫即開始下降者占89%,部分病例的肝脾腫大、血象、肝功能、心電圖等變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慢性病例的病情則無明顯變化。〔《中華醫學雜志》1960;(2):92〕
2、治療牛肉絳蟲病:檳榔片40~120g,加水400ml,煎成200ml。早晨空腹服南瓜子,半小時后再服檳榔煎劑,2小時后服硫酸鎂20g,并飲水600~800ml。治療23例,其中蟲頭驅出5例,驅出大部蟲體14例,無效4例。〔《中醫雜志》1966;(2):23〕
3、治療產后缺乳:每次用生南瓜子15~18g,去殼取仁,用紗布包裹搗成泥狀,加開水適量和服(亦可加入少許豆油或食糖攪拌),早晚空腹各服1次。一般連服3~5天即可見效。如將南瓜子炒熟吃或煮粥吃則無效。〔《中醫雜志》1966;(3):25〕
南瓜子圖片
南瓜
南瓜子
南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