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證/血癥 癥狀簡介
血癥,究其原因不外虛、實兩方面。
實者,一是感受外邪,損傷脈絡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熱邪所致者為多。如風、熱、燥邪損傷上部脈絡,則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熱邪或濕熱損傷下部脈絡,則引起尿血、便血;二是情志過極憂思惱怒過度,肝氣郁結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則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橫逆犯胃則引起吐血;三是飲食不節飲酒過多以及過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濕熱,熱傷脈絡,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損傷脾胃,脾胃虛衰,血失統攝,而引起吐血、便血。
虛者,則是因久病體虛或者勞倦過度所致。久病、勞倦過度導致人體氣虛,,氣不攝血;或者熱病之后,陰虛火旺,迫血妄行導致出血癥狀。
血癥的臨床表現根據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可分為以下幾種:
1.熱盛迫血證:多發生在血證的初期,大多起病較急,出血的同時,伴有發熱,煩躁,口渴欲飲,便秘,尿黃,舌質紅,苔黃,少津,脈弦數或滑數等癥。治療上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2.陰虛火旺證:一般起病較緩,或由熱盛迫血證遷延轉化而成。表現為反復出血,伴有口干咽燥、顴紅、潮熱、盜汗、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癥。治療上宜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3.氣虛不攝證:多見于病程較長,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表現為起病較緩,反復出血,伴有神情倦怠,心悸,氣短懶言,頭暈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質淡,脈弱等癥。治療上宜益氣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