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開始流行一種養生新吃法——人們開始嘗試晨服逍遙丸,夜服歸脾丸的新搭配。有人表示:“服用一段時間后,感覺氣血通暢,沒那么暴躁了,睡眠也更加安穩。”還有人說:“感覺脾胃好了,食欲胃口也好了。”
早上逍遙丸疏肝,晚上歸脾丸健脾,這種奇妙搭配真的有效嗎?是否人人都適合呢?
逍遙丸——吃了就能快樂的小藥丸
“吃了以后心情好多了。”周女士生完孩子后患上了產后抑郁,心情郁結悶悶不樂,甚至影響到了睡眠,經常到了半夜也睡不著。
后來,她無意間在社交媒體刷到了逍遙丸的帖子,網友手中拿著的仲景牌逍遙丸讓她不禁好奇:這個逍遙丸吃了以后真的能逍遙自在嗎?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從藥店購買了仲景宛西制藥生產的逍遙丸。服用2周后,她感到心情好轉了很多,睡眠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于是,她也在自己的“小紅書”賬號發帖稱“逍遙丸吃完是真的好逍遙”,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更有網友戲稱逍遙丸為“含笑半步癲”“情緒穩定劑”。
逍遙丸為什么這么神奇呢?吃了以后真的能讓人感到快樂嗎?
逍遙丸來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生姜以及薄荷葉組成。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氣條達為君藥。白芍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當歸養血和血,且氣香可理氣,為血中之氣藥;當歸、白芍與柴胡共為臣藥。
逍遙二字的對應詞是抑郁,而抑郁是指人的心情不愉快、郁悶。《漢書·谷永傳》云:“故抑郁于家,不得舒憤。”白居易詩云:“若情理憤痛,過于思者,則號呼抑郁之不暇,又安可勝言哉?”中醫學將這種心理狀態稱為“肝郁”,或肝氣郁結。在中醫理論里,肝臟與人的情緒密切相關,當肝臟功能失常時,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暴躁等表現。
解除肝郁需要對病人進行心理調解。在此基礎上,針對由肝郁所形成的病癥,賦予方藥治療,將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逍遙丸正是針對這種“抑郁”病證所設立的方藥。
逍遙丸是臨床調和肝脾的常用方劑,能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不少人認為逍遙丸是婦科專用藥,其實此藥并非女性專用,男性患者也可以對證服用。專家提醒,如果男性有肝血不足、胸脅脹痛、郁郁寡歡等癥狀,只要對證其實一樣可以吃逍遙丸。
歸脾丸——氣血雙補的經典名方
歸脾丸源于明·薛己《正體類要》中的歸脾湯,是在宋·嚴用和《濟生方》中歸脾湯基礎上加入當歸、遠志兩味藥而成。仲景歸脾丸由黨參、炒白術、炙黃芪、炙甘草、茯苓、制遠志、炒酸棗仁、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組成。方中黃芪、黨參補脾益氣,使氣旺血生,為君藥。輔以當歸、龍眼肉養血補心為臣藥;白術、炙甘草補脾益氣,助參芪補脾以資生化之源為臣藥。佐以酸棗仁、茯苓、遠志養血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使之補而不滯;大棗調和脾胃,以助生化。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諸藥相配,以奏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生血統血,且心與脾的關系十分密切。心有藏神、生血的作用;脾有統血、主思的功能。思慮用腦過度,勞心傷脾、心脾失常,出現失眠多夢、精神萎靡的癥狀。歸脾丸正是調理心脾兩虛的經典名方。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吳女士因近一個月來家里至親去世而憂傷思慮過重,出現睡眠質量變差,入睡困難,容易醒,醒后難以入睡,易疲勞,食欲差,吃飯不香,大便不成形。
她來到中醫院就診后,醫生結合舌脈,判定她是心脾兩虛,于是囑以中成藥服用,經過兩周治療,睡眠狀態改善,體力好轉,做事開始有精神了。
幫她喚回活力的中成藥正是仲景宛西制藥生產的歸脾丸。吳女士說,自己的朋友失眠也正在服用歸脾丸,朋友圈中都叫它失眠“萬金油”。
逍遙丸和歸脾丸可以一起服用嗎?
逍遙丸適用于肝郁脾虛型的不適癥狀,而歸脾丸適用于心脾兩虛型的不適癥狀。兩者在調理肝脾功能、調和氣血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既然這樣,如果逍遙丸和歸脾丸一起服用效果會翻倍嗎?
將逍遙丸和歸脾丸搭配服用,可以綜合調理肝脾功能,增強氣血運行,促進身體的整體平衡。一些人在服用這種搭配后,可能會感受到氣血通暢、睡眠質量改善、恢復食欲等效果。
白天陽氣比較充足,氣血運行處于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可以幫助逍遙丸中的藥物發揮作用,把郁結的氣機沖開。而歸脾丸是健脾養心血的。中醫養生講究順應自然,晚上就適合用養陰虛的歸脾丸,這樣的話還能幫助我們入眠。
然而,每個人的體質和癥狀都是不同的,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搭配。在選擇藥物和搭配方案之前,最好咨詢專業的中醫醫生或中藥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評估和調理。
此外,中藥的使用需要遵循適量原則,服用時間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不可盲目服用。如果在服用過程中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停止使用并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