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看電視會聽漏一些詞語;窗外的鳥兒好像聽不見叫聲了;面對面交流時經常需要對方重復;說話的音量會不自覺加大;打電話得要求對方提高音量才聽的清;偶爾還會出現耳鳴、失眠、眩暈等癥狀。
如果家里有60歲以上老人在生活中出現過以上一種或多種情況,那么需要提高警惕了,因為他可能正在經歷年齡相關性聽力損失,俗稱老年性耳聾。
2月18日,“六味地黃丸防治腎陰虛老年性聾的RCT研究中期會議暨仲景·經典名方再開發專家論壇”在上海召開。針對六味地黃丸治療腎陰虛引起的老年性耳聾進行深入研究討論。對前期臨床研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階段性總結、并提出解決方案。
該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施建蓉教授發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黃平教授、張劍寧教授牽頭,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虹口區嘉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徐匯區田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寶山中西醫結合醫院(寶山區顧村鎮菊泉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實施了本項“六味地黃丸對防治腎陰虛老年性聾作用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
老年性耳聾是因為聽覺系統衰老而引發的聽覺功能障礙,表現為雙耳漸進性的聽力下降,即隨著時間的推移,聽力的損失越來越重以至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老年性耳聾的時間比較長,聽力下降的程度比較重,往往會影響老年人的社交能力,及精神狀態,使老年人容易出現孤獨、壓抑、反應遲鈍的變化。迄今為止,尚無確切的方法可以用來逆轉聽力老化的進展。
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保健,則可大大延緩聽力老化進程。比如避免接觸導致耳聾的高危因素,如耳毒性藥物、噪聲等。同時要積極治療可引起聽力下降的全身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腎病、甲狀腺疾病等。適當時候可以通過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等提高患者言語分辨能力及認知水平。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腦,開竅于耳,腎氣充沛,髓海得濡則聽力敏銳;反之年老腎虧,精不上承,髓海空虛,水不上濟,清氣不升,耳竅不通。因此老年性耳聾在中醫屬本虛標實,主因責之腎虧,兼夾肝火、痰結、風熱等。治當以滋陰補腎填精以治本,臨床上辨證加減標本兼治。
六味地黃丸是臨床常用經典方,源自于醫圣張仲景《金匱要略》,是“滋補腎陰”良藥,其組方有“三補三瀉”的特點。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萸肉補養肝腎,并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藥。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澤瀉利濕泄濁,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主;腎肝脾三臟兼顧,以滋腎精為主。對改善耳鳴耳聾、頭昏頭暈、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效果明顯。前期臨床經驗顯示,長期規律地口服六味地黃丸對延緩老年聽力下降、防治認知功能減退具有較好效果。
作為“六味地黃丸治療腎陰虛引起的老年性耳聾研究項目”的合作單位,仲景宛西制藥研發中心總經理高松、營銷公司總經理馬云參會。與各位專家共同探討 “六味地黃丸防治腎陰虛老年性聾的RCT研究”。仲景宛西制藥始終秉持“藥材好,藥才好”的制藥理念,從源頭開始,以中藥標準化推動中藥現代化,推進傳統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
2022年仲景宛西制藥六味地黃丸標準化項目通過驗收,并制定六味地黃丸(濃縮丸)優質中成藥質量標準。實施 “六味地黃丸標準化建設”至今,仲景宛西制藥通過對山茱萸等六種藥材種植生產過程、六味地黃丸關鍵生產技術環節的研究,建立從種子種苗、中藥材、飲片直至六味地黃丸(濃縮丸)系列標準及生產技術規范共38個,保證六味地黃丸(濃縮丸)生產過程各個環節過程規范化,為產品的優質優價提供技術支撐。助力“六味地黃丸防治腎陰虛老年性聾的RCT研究”早日取得成功。
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張劍寧教授在會上表示,老年性聾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生活質量,早發現、早治療對提升療效至關重要。需要精細化、個體化康復治療而非單一治療模式,多學科協同合作對研究老年性聾發病機制及治療意義重大,進一步加強中醫藥資源開發,積極探索六味地黃丸經典中藥名方、針灸、穴位敷貼等中醫藥特色治療方案在老年性聾中的運用與價值。